南开大学-432统计学-2024年
一、(10分) 独立同服从 , 求 的分布.
Solution: 注意到 与 都服从 , 故 , . 同时 , 故它们独立. 因此有
二、(15分) 甲乙打飞机, 甲命中率 0.9, 乙命中率 0.8. 飞机被命中一次则有 70% 概率被击落, 被命中两次则一定被击落.
(1) (3分) 求飞机被击落概率.
(2) (4分) 若已知飞机被击落, 求它是被一发炮弹击落的概率.
(3) (4分) 若已知飞机被击中, 求它被击落的概率.
(4) (4分) 若已知飞机被击中, 求它被甲中的概率.
Solution: (1) .
(2) .
(3) .
(4) .
三、(15分) 设 , 其中 是随机变量. 证明:
(1) (5分) 不减;
(2) (5分) 左连续;
(3) (5分) , .
Solution: (1) 设 , 则 , 因此 .
(2) 设 是任一单调下降趋于 的序列, 则由概率的连续性,
(3) 先考虑左侧极限, 有
同理右侧极限是
四、(15分) 第一条路到火车站的时间是 , 第二条路到火车站的时间是 .
(1) (7分) 距离火车出发还有 60 分钟, 走哪条路赶上的概率大?
(2) (8分) 距离火车出发还有 45 分钟, 走哪条路赶上的概率大?
Solution: (1) , , 选第二条.
(2) , , 选第一条.
Remark: 有同学认为应该考虑 的概率, 这确实是题目设置问题, 但不影响最后结论.
五、(15分) 设 来自总体 , 来自总体 .
(1) (7分) 求 的 MLE;
(2) (8分) 判断上述估计是否无偏.
Solution: (1) 这是联合样本方差估计问题, 结果是
(2) , 是无偏的, 但 不是无偏的, 用自由度修正为 才是无偏的.
六、(15分) 甲和乙独立地找书中错字, 甲找了120个, 乙找了124个, 重复的有80个, 试用矩法估计求:
(1) (7分) 错字总数;
(2) (8分) 未被找到的错字数.
Solution: (1) 设错字总数是 , 甲找错字的个数是 , 乙找错字的个数是 , 且它们独立. 这里根据题干可以看出 和 是十分接近的, 因此不妨认为 以减少参数. 因此有 , .
用样本代替总体, 有方程
但考虑到 是整数, 我们修正为 .
(2) 总计找到的错字个数是 , 还剩 个.
七、(15分) 考虑回归模型: .
(1) (3分) 给出 Gauss-Markov 条件.
(2) (12分) 已知数据 , 请给出 的 lse (最小二乘估计), 并证明其是 lse.
Solution: (1) Gauss-Markov 条件: 1. 线性模型: 模型必须是线性的。 2. 随机抽样: 观测值必须是随机抽样得到的。 3. 无完全共线性: 解释变量之间不能存在完全共线性。 4. 零条件期望误差: 误差项的条件期望值为零。 5.同方差性(Homoscedasticity): 所有误差项具有相同的方差。 6. 无自相关: 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,不存在自相关。
(2) 是 lse, 下证明之:残差平方和(RSS)为:
对 求偏导并使其等于零:
解这个方程,得到 的LSE:
二阶导数为:
因此,得到的 确实是最小二乘估计.
八、(15 分) 已知样本 , 且 , , 定义 .
(1) (5分) 请最小化 得到 .
(2) (10分) 证明: 若 , (1) 中的估计量有偏. 在此条件下, 试找到 使得 msemse?
Solution: (1) 求导得 , 令其为 , 得 .
(2) 直接求期望, 得到 , 有偏. 我们知道 mse , 而
令分子 , 解得 .
现在我们发现, 如果 , 那么不等式成为 , 这是恒成立的, 随意取 即可.
此外, 如 , 就有 , 那么当 增大时, 一定有 , 则 意味着 . 这说明只要我们将 取在 之间, 当 足够大时, 一定有 mse mse.
在实际操作时, 我们是不知道 和 的真实值的, 但是如果有预先的抽样、经验知识或理论依据提示我们 大概在什么范围, 则我们将 取得比其小即可.
九、(15分)有来自总体 的随机样本 .
(1) (8分) 证明 和 无偏.
(2) (7分) 请比较他们的方差.
Solution: (1) 利用 次序统计量 的结论, 我们有 , , 因此题设给的两个估计量都是无偏的.
(2) 利用 Beta 分布方差结论, 有
因此 的方差小.
十、(20分) 有来自总体 的随机样本 . 考虑假设检验
拒绝域是 .
(1) (7分) 设 , 求 (两类错误).
(2) (7分) 若要求 , 求 的最小值.
(3) (6分) 时, 证明两类错误均收敛于 0.
Solution: (1) 计算两类错误, 有 , .
(2) 找到满足 的最小 值.
计算结果显示最小的 大约是34.
(3) 当 时, , 因此